高级搜索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logo
  主页 | 小学语文 | 小学数学 | 小学英语 | 小学其它 | 初中语文 | 初中数学 | 初中英语 | 初中物理 | 初中化学 | 初中政治 | 初中历史 | 教案 | 初中地理 | 初中生物 | 高中语文 | 高中数学 | 高中英语 | 高中物理 | 高中化学 | 高中政治 | 高中历史 | 高中地理
相关分类
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下册丑小鸭(二)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八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丑小鸭(一)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主页>语文教案>一年级语文>正文

《识字4》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案


文章来源:黄带兴 文章作者:黄带兴 发布时间:2010-04-04 12:07 点击次数:字体: [ ]

    关键词:《识字4》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案,,
    内容简介:

 

《识字4》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企石镇星光小学   作者:黄带兴   通讯员:黄月欢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识字教学是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注意识字方法,力求识用结合。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因此,本课是围绕“夏天小动物活动为主题,让学生认识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的同时,去认识动物名称的生字,认识形声字。在设计中,我以夏天小动物活动为情境,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也熏陶了对夏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  认识6种动物,会以“蜻?蜓”等14个生字,会写“蚂?蚁”两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  让学生用“加?加”“减?减”“换?换”等方法,识记生字。

4、  体会夏天6种动物生活习性,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趣。

 

【教学重点】:

1、  认识“蜻?蜓”等14个生字。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3、  会正确、规范书写“蚂?蚁”两个生字

 

【教学难点】:

1、  认识形声字的规律。

2、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生字卡片。

3、  动物图片和相对应的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与设计意图】:

一、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一)   同学们,一年有四个季节,分别是春、夏、秋、冬。春天过去了,夏天就来了,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夏天。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你发现哪些小动物,请仔细地观察,小动物们在干什么?(多媒体出示课件)

学生回答:生:小蝌蚪在玩耍。

              生:蚯蚓在土里挖洞。

生:蜻蜓在水里游玩。

              ……

师说:你们观察的很认真,其实你们说的就是课本57页儿歌的内容,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儿歌。

(二)   出示课题:板示课题:《识字4》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

利用图画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引领学生走进教学情境,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而有兴趣地进行学习。

二、 自由朗读课文。

(一)   提出要求,自由朗读。

师:这么有趣的儿歌你们想读吗?如果你在读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该怎么办呢?

生:可以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可以问老师,也可以问问同学。

(二)   初读儿歌,加深理解。

师提出读的方法:开火车读,一人读一行,同学们要认真听他们的字音读准了没有。

(三)   再读儿歌,引出生字。请同学们边读边圈出儿歌中要我们认识的生字。

设计意图:

语文教学应该注意,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的培养,这样的意识和习惯你从低年级就可以开始,所以在适当的时机,尽可能地安排学生自主学习课文。

 

三、 自主识字。

(一)   学习不带虫字旁的生字(展、运、网)

师用身体语言教学生认识这三个字,如:“展”字做个展翅飞的动作。

(二)   学习带虫字旁的生字。

出示:蜻蜓、蝴蝶、蚯蚓、蝌蚪、蜘蛛、蚂蚁。

1、师引导学生观察,想办法把这些生字记住,引导学生互相交流自己的识字秘诀。

如:“加?加”“减?减”“换?换”等识字方法。

生1:我用“加?加”的方法把“蚂”字记住,虫字旁加“小马”的“马”就是“蚂蚁”的“蚂”。

生2:我用“换一换”的方法把“蛛”字记住,把“水珠”的“珠”王字旁换成虫字旁就是“蜘蛛”的“蛛”。

设计意图:

一年级识字既要得法,更要激趣,因为一年级学生无意识的注意占优势,有意识的注意相对较弱。所以本环节注意多种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总结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猜字谜,做动作识字等,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识字能力。

 

四、 游戏活动,通过发现认识形声字的规律。

过渡:刚才同学们都把这些小动物的名称学会了,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小动物都请出来吧!接下来我们做个找朋友的游戏。

(1)(师拿图片和动物的名称发给学生,让学生找朋友,将图片贴在对应的动物名称的旁边。

如:一生上台举着小动物图片问:“我的朋友在哪里?”另一生也上台举着相应的词语卡片。答:“你的朋友在这里。”然后齐说:“我的朋友叫??”。(边做游戏边贴词语卡片和动物图片)

(2)做完游戏,师带领学生读两遍,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全部都是“虫”字旁,还发现什么?)

生:我发出“科学”的“科”加上了虫子旁就是“蝌蚪”的“蝌”。

师说:你还发现哪个字的一部分跟这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

生:“蜻蜓”的“蜻”一部分读“青”表示音,另一部分是“虫”表示这个字的意思。

师说:“虫”字旁表示意思是什么关系?

         (这些动物都是昆虫)

师小结:像这样的字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意思,另一部分表示这个字的读音,这样的字叫形声字,(生跟老师读:形声字)在汉字当有许多许多形声字,主要我们抓住这个特点,就可以把汉字牢牢的记住。

师举例如:吴、公、下、文,加上虫字旁变成:蜈、蚣、虾、蚊。

设计意图:

通过游戏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到识字的乐趣的同时,发现汉字的特点,了解形声字进行认字,对形声字总结的同时,也是在进一步知识的拓展,让学生意识到不仅是从书本上可以学习,课外也可以学习,从而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五、 指导写形声字“蚂”“蚁”

(一)   观察田字格中的这两个子,认读并把你觉得容易写错的地方提醒大家注意。(这两个字都是“虫字旁”字的左右边大致相等,“虫字旁”别把下面的提写成横,右边“马、义”都比较宽扁的,要写得瘦长)

(二)   师范写,生仿写书空。

(三)   生在课本上的田字格中练写,师巡视,个别指导(注意做到三个一:眼高书本一尺,胸离桌面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四)   学生的练习展示并评议。

设计意图:

写字是一年级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老师规范的书写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终身受益,写字教学中经常强调学生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可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子习惯,书写后的交流评议,更可以使全体学生取长补短,提高书写水平。

 

六、 扮演小动物朗读,感受乐趣。

过渡:今天,我们认识了这么多小动物,你喜欢哪能一种小动物,现在我们再一次从头到尾把儿歌读一遍,你喜欢什么动物,就把哪一种动物的活动读给同桌听,读时也可以做动作,学生自由读。

(一)   师提问:你最喜欢什么动物?

(生:我最喜欢蝴蝶,蝴蝶花间捉迷藏)

(生:我最喜欢蚂蚁,蚂蚁地上运食粮)

(二)   用问答形式读

师问:蝴蝶在什么地干什么?

生答:蝴蝶花间捉迷藏。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全班学生都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朗读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爱玩好动,喜欢小动物的特点,让学生扮演角色朗读,并给“人物”设计加动作,使儿歌内容更生动。同时用你问我答的形式朗读,让学生兴致盎然,更感乐趣。)

 

七、 总结。

同学们,不仅你们喜欢动物,老师也喜欢动物,今天我也带来几位动物朋友,和你们一起认识认识,(课件出示:青蛙、蛇、蜜蜂)学生边认边读。在大自然里,有许多有趣的小动物,只要我们仔细去观察,就可以发出。

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探索思维,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这样的总结,主要是延伸到对课外的动物认识,与“昆虫交朋友”,促进学生主动地发现,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八、 作业布置。

1、  练习背诵儿歌。

2、  仿照课文七字句式学编儿歌,

如:蜜蜂花丛采蜜忙。

燕子房檐筑家园。

 

设计意图:

《语文课标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这样设计,主要是让学生积累语言,能活用语言。

 

九、 板书。

蜻蜓          半空        展

蝴蝶          花间        捉

蚯蚓          土里        造

蚂蚁          地上        运

蝌蚪          池中        游

蜘蛛          房前        结

设计意图:

这样板书:抓住儿歌中重点词语,将字和语境融洽在一起,方便学生理解与背诵,让学生对儿歌的内容能深深印在脑海里。


小学语文课件分类 小学语文教案分类 小学语文试题分类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版权所有:新课标第一网 CopyRight 2005-2008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站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