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logo
  主页 | 小学语文 | 小学数学 | 小学英语 | 小学其它 | 初中语文 | 初中数学 | 初中英语 | 初中物理 | 初中化学 | 初中政治 | 初中历史 | 教案 | 初中地理 | 初中生物 | 高中语文 | 高中数学 | 高中英语 | 高中物理 | 高中化学 | 高中政治 | 高中历史 | 高中地理
相关分类
相关文章
一年级语文下册丑小鸭(二)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八教学设计
一年级语文下册丑小鸭(一)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主页>语文教案>一年级语文>正文

38、诸葛亮和小皮匠(第二册)教学设计 教案


文章来源:建襄小学 陈蓦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09-09-20 23:48 点击次数:字体: [ ]

    关键词:38、诸葛亮和小皮匠(第二册)教学设计 教案,,
    内容简介: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10个生字,积累有关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读好有关描写乌江特点的句子。积累“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这句民间谚语。

3、能根据板书和图片用几句完整、连贯的话来简单介绍课文的部分内容。

4、明白聪明人也需要别人的帮助,人多智慧多,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引入:

A、介绍诸葛亮

1、师:今天,老师要为大家介绍一位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请你借助拼音来读出他的名字。(指名)

2、诸葛亮姓?名?

3、你们瞧,图上的这个人就是诸葛亮。

4、诸葛亮是谁呢?下面让我们来听记一句句子,仔细听,用心记: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师,他足智多谋、聪明过人。

5、交流,理解“足智多谋”“聪明过人”

B、介绍小皮匠

1、就在诸葛亮生活的那个年代,还有一些人,他们整天穿街走巷,忙忙碌碌,让我们也来认识一下。(拼读音节,出示:小皮匠)

2、学“匠”:看笔顺框书写。匠指的就是有手艺的人,了解“木匠、花匠、皮匠”

3、皮匠和刚才我们提到的木匠、花匠一样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再普通,再平凡不过的老百姓了,所以人们也把他们叫做?(小皮匠),注意了,这个“小”字和年龄、身材都没有关系,只是说明他们非常?(出示:平凡普通)。

C、引出课题:

1、今天我们要学的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聪明过人的诸葛亮和平凡普通的小皮匠之间。而且就因为这个故事,民间还流传下一句话呢。(出示: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

2、赛过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换个词语,但句子的意思保持不变呢?

过渡:有什么问题是聪明过人的诸葛亮解决不了,而平凡普通的小皮匠却能解决的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份好奇和疑惑走进今天的课文。

4、揭题、读题

二、整体感知:

1、昨天大家回去都预习了课文,那谁来说说故事发生在哪里呀?(乌江边)

2、乌江是一条怎样的江呢?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好好地把课文读上一遍,找到有关的句子,大声地读给同桌听。记住,先读后找再交流。

三、学习课文:

(一)学第一节:

A 学第二句

1、理解“水深流急”

交流:(词卡:水深流急,正音、理解)

2、理解“还有礁石”

乌江除了水深流急还怎么样?(出示:还有礁石):瞧,当水流以极快的速度冲向它的时候,周围飞溅起无数的水花,说明两者撞击时产生的力量很?其实,礁石还分明礁和暗礁两种,图上的明礁,因为它容易被看见所以还可以躲避,而暗礁并不露出江面所以就没办法防备了。

3、理解了乌江的特点,下面就请同学们自己把这句话来读读好,用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乌江的险峻。

4、男生读第二句

B 学第一句:

1、联系着前面的一句,你一定知道了句子中的他们指的是?(诸葛亮和他带领的士兵)

2、学“士兵”:开火车正音,看老师写“士”:这长长的一横就像是士兵宽宽的肩膀,这直直的一竖就像是士兵挺直的脊梁,肩比腰宽,所以上横长,下横短。(田字格中写一个)

3、学“击”,注意最后一笔是点。

4、“一直”:说明(词卡:追击)的时间可能很长,追击的距离也可能很远,说明在追击的过程中诸葛亮一定是马不停蹄,毫不懈怠,说不定已经快追到了。

5、女生读第一句。

6、那么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究竟想出了什么办法过乌江呢?结果怎么样呢?

(二)学第二节:

1、同桌读文,注意把句子读通顺,做到不加字、不漏字。

2、师引读,出示图,看图总结过江的办法。并板书:架人桥,架不成;用木筏,学“筏”??竹子头,撞坏了。

3、了解了这两个办法,你能不能借助板书,看看图片,完整、连贯地向大家介绍一下?(小组准备)

4、讨论。

5、小结:是呀,相信在战火纷飞的三国时期,诸葛亮并不是第一次遇到渡江的问题,也许他曾经也用?或?这些办法轻松过了其他的江河。但是这一次,他遇到的乌江???(板书:过江失败)但是,如果不抓紧时间过江,敌人可就跑远啦,聪明绝顶的诸葛亮这次??(发愁)了。

6、引读第3节,随即穿插想象说话。

师:但是诸葛亮就是诸葛亮,聪明过人的他马上想出了第三个办法,那就是?(词卡:张贴布告),去向老百姓们(词卡:征求办法)也就是广泛收集过江的办法。当时他可能会想:我想不出过江的好办法,但也许……他可能会想?一个人的智慧是有限的,而……是呀,人多力量才?

7、出示布告,朗读巩固字词。

四、学第四节。

1、学习生字“揭”。

师:就在众目睽睽之下,谁揭了布告?原来是小皮匠(动作:揭),瞧,我们曾说过:用口喝,没水渴,现在还可以加上一句那就是用手?你们知道吗?在那个时候,揭布告可是一件很重大的事情,因为如果揭了布告却又想不出好主意,可是会受到严厉的处罚的,弄不好还会丢了性命。小皮匠敢去揭布告,说明什么呀?

2、引读第四节。现在你知道了小皮匠们想出的妙计就是做?(板书:用牛皮筏)

4、看图理解“牛皮筏”。

师:牛皮筏作为一种古老的交通工具一直沿用至今,瞧,这张照片记录的就是在中国的兰州地区,人们坐着它渡黄河的情景。仔细看,一整张牛皮被缝合在一起,充上气后就像救生圈那样有了浮力,加上牛皮有韧性,有弹性的特点所以不怕?最终帮助诸葛亮和他的士兵们(板书:成功过江)

5、小结:正是因为他们整天和皮革打交道,深知牛皮?充上气后还有了?所以想出了连聪明过人的诸葛亮都没想出的过江好办法。难怪课文中这样写??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

五、引导体会句子的意思。

1、讨论:那是不是说诸葛亮就真的不如三个小皮匠聪明呢?

2、小结:是呀,诸葛亮虽然聪明绝顶,但他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解决的难题,但是他能广泛征求别人的意见,虚心求教,不耻下问,使问题最终得到解决,这其实也说明了他?(足智多谋、聪明过人)。学了课文我们都知道了一个人的能力和智慧是??有限的,而集体的力量是??无限的。所以人们也常用这样一句话?说明集体的智慧超过个人的智慧,人多力量大。

六、拓展:

       学了课文,大家一定对诸葛亮这个人物更感兴趣了吧,是呀,关于他的传奇故事还有许多,比如《空城计》,比如《草船借箭》……有兴趣的小朋友不如去找来读读,相信一定会对你很有启发。

 

板书:

                       38  诸葛亮和小皮匠

                               聪明过人   平凡普通  

 

          水深流急        架人桥

乌江                     (架不成)

         还有礁石        用木筏        用牛皮筏

                             (撞坏了)   (不怕撞)

         

                              过江失败    过江成功

                              三个小皮匠,赛过诸葛亮。


小学语文课件分类 小学语文教案分类 小学语文试题分类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版权所有:新课标第一网 CopyRight 2005-2008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站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