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词典的方法理解“粗枝大叶”等成语,并搜集课文中的成语抄写在《我的采集本》上。⑵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后的感想,敢于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⑶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词典的方法理解“粗枝大叶”等成语,并搜集课文中的成语抄写在《我的采集本》上。
⑵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后的感想,敢于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⑶阅读短文《泼水节》,理解短文大意,感受泼水节欢乐的气氛。
⑷搜集民间故事或民间歌谣,培养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⑸编写故事《神鸟》,要求想象合理,把故事写清楚、写完整,并通过故事表达一定的意思。写完后,同学间相互交流,看谁写得有意思。
2.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说一说,读一读,练一练,写一写中扎实自己的语言基本功,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浓厚兴趣。
⑵感受傣族泼水节的民族风情,体会傣族人民用泼水的方式传递亲情、传递友情、传递美好祝福的情感。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词典的方法理解成语,并能搜集积累成语。
2.难点:通过合理的想象,清楚、完整地编写故事,并通过故事表达一定的意思。
3.关键: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
课前准备:搜集民间故事或民间歌谣。
课时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词典的方法理解等成语,并搜集课文中的成语抄写在《我的采集本》上。
2.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后的感想,敢于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3.阅读短文《泼水节》,理解短文大意,感受泼水节欢乐的气氛。
教学重点: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词典的方法理解成语。
教学过程:
一、理解与运用
1.出示成语,学生自由读成语。
2.指名读成语。
3.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在小组内讨论不理解的成语的意思。
4.集体反馈。
粗枝大叶:比喻工作粗糙,不认真细致。
无济于事:比喻不能解决问题。
杳无音信:没有一点消息。
冥思苦想:深沉地思考,绞尽脑汁地想。
疾恶如仇:憎恨坏人坏事如同憎恨仇敌一样。
为非作歹:做违法的事,做令人痛恨的事。
恼羞成怒:由于气恼、羞愧而发怒。
照本宣科: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如虎添翼:好像老虎长上了翅膀。比喻强有力的人得到帮助变得更加强有力。
如坐针毡:好像坐在插着针的毡子上。形容心神不宁,坐立不安。
5.指名任选一个成语说一句话。
6.教师:找一找课文中的成语。
7.教师出示成语,学生齐读成语:
神采飞扬 昂首挺胸 震耳欲聋 足智多谋 百味俱全 坐卧不宁
视死如归 如泣如诉 气急败坏 扬眉吐气 幸灾乐祸 仗义执言
8.教师小结:同学们,我们在阅读文章时,总会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词语,那么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词典的方法来理解这些词语。除此之外,我们还要善于积累这些词语(包括成语)。
二、拓展与交流
1.教师:同学们,本单元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个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和英雄传奇,这些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美好心灵和聪明才智。你们读了这些故事有些什么想法?我们应该怎样去想呢?首先让我们读一读丫丫他们几个人的话。
2.分别指名读一读丫丫等人说的话。
3.指名反馈:你从他们说的话中了解了什么?
(提示:①可发表对课文人物的看法;②可给课文编写故事;③可发表对人物有关的事物的看法。)
4.教师引导学生再读丫丫和宁宁说的话,从他们列举的具体例子中,懂得如何运用这三个角度去想。
5.拓展练习,让学生交流读完课文后的感想。
6.学生在小组内自由说。
7.教师小结:同学们,读完课文后,我们可以发表对课文人物或与人物有关的事物的看法;也可以给课文编写故事,这样我们能理进一步、更深一层地理解内容。
三、阅读平台
㈠了解泼水节,激发阅读兴趣。
1.教师板书“泼水节”。
2.简介泼水节。
泼水节是傣族最隆重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第一天傣语叫“麦日”,与农历的除夕相似;第二天傣语叫“恼日”(空日);第三天是新年,叫“叭网玛”,意为岁首,人们把这一天视为最美好、最吉祥的日子。节日清晨,傣族男女老少就穿上节日盛装,挑着清水,先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互祝吉祥、幸福、健康。人们一边翩翩起舞,一边呼喊“水!水!水!”锣鼓之声响彻云霄,祝福的水花到处飞溅,场面真是十分壮观。
3.教师:这么有意思的节日,让我们赶紧读一读,去感受一下傣族的民族风情吧!
㈡读文,感受泼水节欢乐的气氛。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从文中画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读一读,初步感受傣族的民族风情。
2.交流反馈,交流读后感受,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3.教师:傣家人用水洗去了灰尘,消除疲劳,免除灾祸。泼水节的水,是吉祥的水,是幸福的水,是快乐的水。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读出人们的快乐,读出人们的祝福。
4.齐读短文最后两个自然段。
5.教师:同学们,我们感受了泼水节的欢乐,又了解了一个少数民族——傣族的民族风情。除了这些民族的风情之外,各个民族在长期的劳动、生产、生活中积累了许多谚语,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感受一下这些民族的特点。
6.指名读“积少成多”的谚语。
7.学生熟读这些谚语成诵。
四、课堂小结
我们今天都收获了什么?
(①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或词典的方法来理解成语意思;②读完课文后,可以发表对课文人物或与人物有关的事物的看法;也可以给课文编写故事;③了解了傣族的泼水节;④积累了一些少数民族的谚语。)
五、布置作业
1.抄写成语与谚语。
2.向家人介绍一下傣族人的泼水节。
3.记记成语的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