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朗读与默读课文,体会作者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培养学生的语感。 2、教育学生遵守社会公德,做诚实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十三课《钓鱼的启示》,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
快速浏览课文,回忆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二、 初读启示,质疑导学。
1、 引导找出启示的句子,齐读,学生质疑。
2、 引疑导学;其实当年作者听父亲的这番话也是似懂非懂的。父亲当年是在什么情况下对作者说这番话的?引导读课文。
三、 探究课文,领悟父亲的话的含义。
(一) 体会“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但实践起来却很难。”
1、 体会什么是“道德的是与非”这个问题。
播放朗读2??9节,思考:父亲说的“是与非”在文中指的是哪一件事?“是”指什么?“非”又指什么?
2、 体会作者抉择艰难的原因。
作者为什么不舍得放掉手中的鲈鱼呢?
(1)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屏幕出现)
作者之所以难以舍弃手中的鲈鱼,那是因为 。我是从课文的第 自然段的这些句子体会到的(读出句子):
(2)全班交流汇报。
引导从以下三方面说理由,读句子。
A、“那是一条好不容易钓到的大鲈鱼。”
B、“那是一条难得一见的大鲈鱼。”
C、“当时周围很静,没人看见,作者完全可以把鲈鱼带回去。”
3、 结合以上过程渗透指导朗读,分角色朗读,想像文本空白,延续父子对话,进一步理解父亲严格要求作者的真正用意。
(发挥想象,完成对话:)
我再次向父亲乞求道:“ ”
父亲:“ ”
我: “ ”
父亲: “ ”
……
4、 齐读父亲的话,体会实践道德之难。
5、 教师小结。
(二) 体会“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1、 自由读第10节,思考:父亲的严格教育对作者以后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2、 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理解。
3、 点拨理解:(1)这里的“鱼”指的是什么?
(2)作者在人生中会遇到哪些诱惑人的“鱼”?他是如何对待的?
4、 填空练习。
三十四年前,对我来说,那是一个 的夜晚。
5、 齐读作者感悟的话,体会含义。
6、 板书总结全文。
四、 延伸拓展,指导行为。
1、 创设情境。
2、 讨论交流:
在学校、在家庭、在公共场所,你曾经遇到哪些诱惑你的“鱼”?当时你是如何对待的?
3、 以“八荣八耻”来指导学生行为。
五、 布置作业。
六、 板书设计:
道德实践 难
钓鱼的启示 成功
严格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