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18 将相和》
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企石镇东山小学 授者:黄柱福 通讯员:姚礼光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二、三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
3、根据人物言行,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人物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质。
教学重点:
1、学习第二、三个故事,找出事情的前因后果。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含义,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难点:
1、了解三个故事间的联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复习导入
本文主要写了一个什么故事?是由哪几个小故事组成的?(1)“将”、“相”分别指谁?“和”是什么意思?
2、上节课,我们知道了题目的意思是廉颇和蔺相如和好了,这说明他们之前有过____?(不和)。这节课我们学习他们为何不和,后来又是怎样和好的?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二、 体会不和之处
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造成两人不和的思想方面的原因的句子。
2.课件演示句子: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居功自傲、不服气)
3.指导朗读:
4.出示练习:廉颇不服,认为自己得到重用,靠的是( ),而蔺相如得到重用靠的是( )。
5.说说造成两人不和的外部原因。课件演示:因为蔺相如在( ) 立了功,在 ( )又立了功,职位比廉颇高。
6.小结原因所在。
三、交代学习任务,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复习第一个小故事:
1、质疑:蔺相如立功,是仅仅靠一张嘴吗?(课件演示)
2、汇报
请学生复述小故事“完璧归赵”。
(1)、课件出示重点句: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机智勇敢、足智多谋、临危不惧)
(2)、指导朗读。
(3)、引导学习其他句子,进一步感受人物特点。
(4)、小结过渡:
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做到了完璧归赵,为赵国立下大功,被赵王封为上大夫,他在渑池会上又是怎样为赵国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的呢?我门一起学习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
学习第二个故事“渑池之会”
1、读第二个小故事,理清层次,找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讨论、交流、整理:
起因:秦王想侮辱赵王,要赵王鼓瑟,并且叫人记录下来。
经过:蔺相如针锋相对地逼秦王击缶,维护了赵国尊严。
结果:秦王没占到便宜,只好放赵王回国,相如再立大功,被封为上卿。)
2、画出描写蔺相如言行的句子,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1)、 课件出示重点句: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为了国家的利益、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置个人生死于不顾、视死如归)
(2)、指导朗读
(3)、我们体会一下蔺相如当时的心情和场面,给他加一个修饰的词语说一说。课件出示:蔺相如( )说 :“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4)、引导找出其他句子来表现蔺相如的能耐。
行动:他走到秦王面前,逼秦王为赵王击缶,叫人记录下来。)
(5).讨论:在这场较量中,秦王为赵王击缶,前面赵王为秦王鼓瑟,这样是不是扯平了呢?
(6).引导得出:秦王乃一国之君,一个是大夫,秦王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7).综合思考 :同学们,再想想,蔺相如立功究竟靠的是什么?
他真正靠的是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爱国精神。(课件出示)
(8)引导学生了解廉颇的作用。(秦王击缶后,不敢拿赵王怎么样,是因为廉颇大将军已经在边境上做好了抵御秦兵的准备,秦王只好放赵王回去。)
小结过渡:
在渑池会上,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使秦王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蔺相如维护了赵国、赵王的尊严,被赵王封为上卿,是当之无愧的。可廉颇却很不服气,认为蔺相如只是靠一张嘴上去的,而且职位还在自己之上,于是将相之间产生了矛盾,这个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呢?请同学们自学第三个小故事。
学习小故事三:负荆请罪
自学提纲:
1、默读第三个小故事,找出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画出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讨论、交流、点拨:
(1)起因:廉颇不服,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将相之间产生矛盾。
经过:蔺相如处处回避、忍辱退让。
结果: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
(2)分析蔺相如的语言、行动:
语言:“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将军吗?……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表现出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行动:请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颇见面;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3、再读蔺相如的语言,深化理解、挖掘。打出幻灯片,阅读思考:
(1)、课件出示重点句: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识大体、顾大局)
(2)、指导朗读
(3)、这段话包括几层意思?
(包括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对国家安危的重大关系:将相和,国家则安;将相不和,国家则危。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胸怀宽广的品质。)
(4)、引导找其他句子体会。
4、分析廉颇的语言、行动:
①画出人物的语言、行动的句子,说说廉颇的性格特点。
(1)幻灯片出示:语言:“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反映了廉颇居功自傲、性格直率的特点。)
(2)行动:脱下战袍,背上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反映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的性格特点。)
②廉颇为什么向蔺相如负荆请罪?
讨论、交流、点拨:
(因为廉颇听到了蔺相如说的话,知道了蔺相如处处回避他,并非胆怯,而是以国家利益为重,而自己却居功自傲,一心只为自己着想,真不应该,于是向蔺相如负荆请罪,这说明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
5、出示幻灯片,观察第二幅插图,想象人物当时的言行,想想廉颇负荆请罪时会跟蔺相如说些什么?。(学生可以展开合理想象、各抒己见,只要合文章情理即可。)
6、请学生演一演。
7、出示幻灯片:其他人见到“负荆请罪”这种情景回想什么,说什么?
四、梳理全文,了解各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1、课件演示:前两个故事是后一个故事的原因,后一个故事是前两个的结果。
2、小结。
蔺相如有不畏强暴、机智勇敢,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不计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廉颇也能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认错,知错就改。他们两人的共同特点是爱国。
五、回顾与拓展
1、联系故事内容,谈谈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课件演示)
六、情感进一步升华
品古诗(课件演示)
1、《赞蔺相如》
秦庭搏命发冲冠,
便使枭雄气血寒。
为问书生真本色,
千秋莫作等闲看。
2、《赞廉颇》
回车示弱总心安,
谁识负荆低首难。
真是将军胸胆在,
始留佳话后人看。
板书设计
18 将相和
足智多谋 忠
蔺相如 机智勇敢 临危不惧 贞
顾全大局 忍辱退让
廉颇 知错就改 豪爽直率 爱
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