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语言密码,体会人物形象
??《将相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朗培兰小学 刘玉俏
设计理念:
本故事重点刻画了蔺相如和廉颇两个人物形象。而本文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去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蔺相如有勇有谋,顾全大局,唇如枪,舌如剑。在关键时刻,置个人生死于不顾,以性命来逼秦王。当与廉颇产生矛盾时,他主动避让,言辞恳切。而廉颇性格耿直畅快,勇于改过。这些主要都是通过人物的语言去反映,去体现。因而,在设计教学时,我紧紧把握住“语言”这一把钥匙,通过读、思、议、演等形式去打开教学之门。的确,语言中藏着密码,语言流露着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也彰显着一个人的品格。
教学目标
一、以第三个小故事为切入点,重点揣摩历史故事文本中人物的言语形式,从中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人物的爱国思想和他们各自美好的品质。
二、进一步理清文本中三个小故事的内在联系,从故事发展和因果关系上揣摩文章的篇章结构。
三、进一步激发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初步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读讲故事,感受人物形象。
难点:把握3个故事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导入,交代故事主要背景: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3.归纳三个小故事内容;4.教师带领学生,初步学习一二两个小故事,初步人物形象)
一、复习导入,回顾主要内容
填空:本文只主写“ ” “ ” “ ”三个故事的记叙,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 的经过。
(此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填空,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住文章的主线。)
二、细读文本,比较人物的语言
(一)自读:请同学们默读第三个小故事,细细地读,注意人物语言,尤其关注称呼,名字排列的前后,以及两个人考虑问题的落脚点。
(二)交流:从这个故事中将相所说的话,你发现了什么秘密。
1.生读,出示将相的话
(将:“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来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相:“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2.请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这一将一相的话,研究一下,这两个人的说话,在称呼,以及说话的语气上有什么不一样?(引导学生从称呼、说话的出发点个方面交流。)
3.从中你读出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此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对将相所说的话进行了一个对比,让学生初步对将相进行了一个评价。初步形成的印象是廉颇只顾个人利益,蔺相如以大局为重,这也为下文的学习埋下伏笔。)
三、再读文本,品味人物的语言
1.再读读廉颇的话,你想想廉颇说这话时心里是什么滋味?(嫉妒,不服气)
你怎么知道?
2.指导朗读:你能把廉颇那种不服气,一肚子不满读出来吗?
3.对廉颇的这种说法、这种感情、这种态度,你有什么看法呢?(通过组织讨论,让学生廉颇的角度去理解廉颇的立场,廉颇为保卫赵国确实功不可没)、
4.廉颇为保卫赵国确实功不可没,但蔺相如真的是廉颇所说的那样没有“能耐”吗?
跳读全文,找出有关段句,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假如当时蔺相如没有这么说,事情会怎样发展呢?
故事标题
蔺相如在怎样的情况下说什么?
假如当时没这样说,帮事可能会怎样发展?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此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反复朗读揣摩,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体会语言的力量。通过让学生根据上面的表格提示,展开讨论,让学生明白,蔺相如并不是廉颇所说的那样没有能耐,危难之际,他挺身而出,稳定人心;秦王失信时,他机智应对,完璧归赵;赵王受辱,他舍命相拼,捍卫尊严。蔺相如一句话,可敌千军万马!这一切,并非只靠一张嘴就能做到,没有大智大勇,没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是无法做到的。)
过渡:因为廉颇一时想不通,想要与蔺相如过不去,对此,蔺相如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
5.请大家再次朗读蔺相如的话,读出蔺相如的大度忍让,维护大局的恳切。
(此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对人物语言的进一步品读,感悟人物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
四、语言拓展,丰满人物形象
1.朗读将相和好片段,重新评价廉颇。(耿直爽快,勇于改过)
2.请同学们根据原文,想象一下,“负荆请罪”那个场景,将相可能会说什么?
(四人小组说一说,演一演)
3.这动人的一幕,为何两个人一句话都没有说?(引导学生体会,此时无声胜有声,沉默,也是一种语言)
(此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对廉颇的重新评价,让学生明白,评价一个人,要全面衡量,不能只看局部,通过说一说,演一演,进行语言的拓展,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鲜活。)
五、总结全文,领悟内在联系
1.请同学们根据板书,想一想,这三个小故事有什么联系?
2.通过这三个小故事,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此环节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弄清,这三个小故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但又紧密联系,第二个故事是第一个故事的发展,前两个故事的结果,又是第三个故事的起因,合起来构成了“将相和”这一完整曲折的故事。通过谈读书感受,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
六、激发读书兴趣,延伸课外
1.课件出示:《史记》简介
(此环节设计意图:在学生进一步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落实教学目标3,从而把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七、作业布置:
1.把《将相和》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2.阅读《史记》里的其他故事。
(此环节设计意图:通过复述故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过阅读其它的故事,进一步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
板书设计:
18将相和
完璧归赵 相职位高
} ???????→不和(起因)
渑池之会 将不服
相以国为重
负荆请罪 ???????→ 和 (结果)
将勇于改过
(设计意图:力求简洁明快地反映本文的结构及故事间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