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三年级上册第1课大海的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案
|
文章来源: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11-04-17 14:11 点击次数:字体:
[大
中
小]
关键词:三年级上册第1课大海的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教案,
内容简介: |
|
|
核心提示:S版三年级上册《大海的歌》教学设计设计意图《大海的歌》是第一单元的一组儿童诗。诗中描写了大海的不同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诗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对偶等手法来描写大海,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
S版三年级上册《大海的歌》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大海的歌》是第一单元的一组儿童诗。诗中描写了大海的不同特点,抒发了作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诗文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排比、对偶等手法来描写大海,表现出作者丰富的想像力。所以我把这节课的重难点放在: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通过朗读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又特意设计了一课时来进行仿写训练,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和生活的感悟。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掌握“波纹、仰头、翻滚、
奔腾、琴师、奏出、渔帆、睡觉”等词。
教学重点
理解大海有哪些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品味优美的语言,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大海、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形象感悟,导入新课
1、师生聊天:谁去过海边,你记忆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在海边有哪些独特的见闻感受?
2、形象感受:播放有关大海不同景象的课件。
3、诗人张歧、刘饶民在欣赏了大海之后,也有许多的话要说。他们写了几首诗来讴歌自己心目中的大海,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板书课题:大海的歌
【设计意图】通过形象感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理解课文做铺垫。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认识的字。
2、出示生词卡片,强调读 :鼾声、潮声、绽开、掀起。
3、结合生活理解“鼾声、绽开、掀起、奔腾、渔帆”等词。
4、检查读文情况。
【设计意图】自学生字的同时,可以进一步熟悉课文。
三、师生对话、品悟诗情,学习《天和海》《大海睡了》
朗读:这两首诗中,你最喜欢哪首诗中写到的大海?请你读给自己听。
谈话:引导学生边读边谈,从自己最感兴趣的那首开始,说出自己对诗句的独特感受。
1、第一首《天和海》
引导思考
天和海相连,引起感官上的强烈刺激,作者的眼中天即是海,海
即是天,满目的蓝色,勾起诗人无边的诗情。
感情朗读:虽说天海一色,但“蓝”字的朗读应该各不相同,有所起伏。反复朗读,品味“蓝“字的不同读法。
2、第三首:《大海睡了》
引导思考:
从哪里看出大海睡觉了?
什么时候,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那白天的大海是什么样的
呢?
启发想像:白天,风儿什么样的?晴天,风儿什么样?大雨将来时,风儿什么样?
睡觉了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呢?
她像谁?为什么?
她睡的香吗?从哪里看出。
这时的大海没有欢闹嬉戏,也没有巨浪滔天,相比之下是安静的,
所以叫做静态描写。
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诗歌描绘的意境。
3、朗读:海的多情感染着我们,请你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读给同桌听。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共鸣的作用,让文字内容和心理感受融为一体,实现作者与读者的对话。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
3、出示书写不规范的字,讨论如何把字写好看。
【设计意图】学过课文后,深化生字的记忆,不同于初学生字的形象认知,目的是加强对生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诗歌。
2、摘抄诗中的好词句。
3、收集其他描写大海的作品读一读。
板书设计
天海一色 无边的蓝
大海的歌
大海睡了 静态
作业设计:
一、熟睡中的大海和海上的风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有关语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二、填空。
1、她抱着( ),她背着( ),那( )的潮声啊,是她熟睡的鼾声。
这句话是把大海当作( )来写,让我们觉得大海很(
)。
2、《海上的风》一诗中的“它”指的是( ),“万种乐声”是( )的声音。文中作者把海上的风分别比作了( )、( )、( )、(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检查背诵诗歌。
听写词语。
【设计意图】去除过于花哨的开头,简洁入课,将学生的思维直接与学习内容链接在一起。
二、学习第二首诗《海上的风》
1、上节课,我们认真学习了《天和海》《大海睡了》,这两首
诗使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大海是蓝色的,大海在夜晚非常平静)
2、引导思考:
师生朗读《海上的风》。
在《海上的风》这首诗中作者把海上的风分别比做了什么?(花神、琴师、大力士、狮子)
这些比喻让你觉得大海上的风是什么样的?(风有时大而急,有时小而缓)
风吹浪涌,诗人在有风的海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海上涌起美丽的浪花,发出各种美妙的声音,风把船只推向不同的方向,风很大时,海浪会怒吼)
其实,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能感受到风,是因为他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变化。诗人用丰富而生动的比喻,让我们感受到海上的风给大海带来的形态上、声音上、力量上的变化,就把看不见的风写活了。
这些生动的比喻给我们展现的是活动的大海,是动态描写。
诗的每一节末尾为什么都用了一个省略号?(因为大海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
想象一下,海上的风还会像什么?
3、下面,请男女生分节朗读这首诗,读出大海的不同特点来。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时间要充足,想象内容越丰富越好,为课堂练笔做准备。
三、仿写训练:
1、师生讨论:
大海是美丽的,有的人见到大海只是简单地赞叹一句:太美了!有的人却可以写下优美的诗篇。这是为什么呢?
2、升华总结:
因为诗人热爱大海,所以他愿意去讴歌大海。而且他必定细心、认真的观察了大海,还经常练笔,又把自己的想象注入诗歌,这样他写出来的诗就分外感人了。
3、激励动笔:
其实,大自然的美无处不在,只要我们全心全意地赞美那些我们喜欢的事物,用心写下来,就是动人的诗。现在,就让我们来到大海边,(播放海浪的画面,配以清晰的声音)把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和诗人一起,把海上的风写出来。
格式:海上的风是
他一来,
就
4、学生写诗,然后互相读一读。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诗歌文字上的简洁与内涵上的宽广是学生可以意会而难于言传的,通过写诗,将这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得以曲折地表达,使学生感悟到的不只是三首诗歌,更有诗歌表象之外所透露出来的文人的情怀与敏感的心灵。
四、扩展阅读,吸收语言
1、教师将师生收集到的作品筛选后,展示给大家,学生读后自主修改自己的诗歌。
2、展示修改后的习作,教师指导评价。
【设计意图】传情达意,深化吸收,拓展视野。
四、课堂总结
只要我们用眼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心感受、勤于动笔,每个人都能成为小诗人。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板书设计
天海一色 无边的蓝 细心观察 发现美
大海的歌 海上的风 动态 用心体会
大海睡了 静态 想像丰富 感受美
作业设计
阅读冲浪
湖
金 波
这里的风景最美:
林中有一池圆圆的湖水,
它亮得像面镜子,它绿得相一块翡翠。
微风吹过湖面,
波纹一圈追着一圈,
好像一张发光的大唱片,
在林中的草地上旋转。
你听,这里播送出
多么好听的音乐:
蟋蟀弹琴,
小鸟唱歌。
啄木鸟敲着木鱼,
嘟嘟嘟,嘟嘟嘟;
青蛙打着小鼓
呱呱呱,呱呱呱
假日里,我们常坐在湖边,
手里捧着新摘的野果,
一面吃着野果,
一面听着美妙的音乐。
1、有感情的读一读这首诗。
2、想一想括号里可以填上哪些词,可以想出多种答案呦!
( )的湖水 ( )的音乐
( )的野果 ( )的唱片
3、“一面吃着野果,一面听着美妙的音乐。”一句中,“美妙的音乐”指的是什么?“这么好听的音乐”是由哪些声音合成的,用上合适的描绘声音的词记录下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