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logo
  主页 | 小学英语 | 小学数学 | 小学语文 | 小学其他 | 小学美术|小学科学|小学思品
按教材浏览: 北京版 北师大版 部编版 鄂教版 各版通用 冀教版 教科版 旧人教 其他版本 苏教版 西师大版 湘教版 新课标人教版 语文A版 语文S版 岳麓版 浙教版
最新资源
2024年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反思全册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复习六 古诗词鉴赏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七 文言文知识梳理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八 记叙文阅读
2022年六年级语文上册专项九 说明文阅读
相关分类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当前位置:主页>小学语文>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2013年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详细

2013年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名称 2013年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类型 教案|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大小 0.03 MB
格式 doc
年级 小学六年级
教材 语文S版
上传 admin 审核 admin
时间 2013-03-05 10:20
点击
评价 ☆☆☆☆☆
15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自选一首诗默写下来。
2、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读懂诗的意思,并能试着讲下来。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与朋友相送时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课生字,正确认读“?”,会写“孟”“陵”“鹤”。
教学重点:新|课 |标| 第|一|网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引导学生结合注释读懂诗的意思,培养学生自能读懂诗意的能力。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与朋友相送时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诗句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与朋友相送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钢琴曲《神秘花园》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活动
应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背诵古诗文,感受积累古诗文的成就与快乐,让教室弥漫浓浓的古诗文味,为学生课内学习古诗创设一个诗文语言情感场。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人间有了亲情,让我们体验到亲人的关爱;人间有了友情,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我们要学习的15课是三首描写送别朋友的古诗。一首诗,就像一杯盛满友情的美酒;一首诗,就是一幅嵌满友情的画卷。让我们一起走进唐代王维、李白、白居易三位诗人写的三首古诗,走进他们送别的场面,分享他们浓浓的朋友惜别之情。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其中的两首——《送元二使安西》《赋得古原草送别》。
二、通读古诗,读顺读熟
1、学生各自自由轻声读,读准字音。
2、指名读,结合正音。
(1)《送元二使安西》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朝(zhāo)、舍(shè)
(2)《赋得古原草送别》要注意的字音有:枯(kū)
3、应用不同形式的读(自由轻声读、同桌互读,分组读,齐读等),达到读顺,读熟。
三、自学诗句,借助注释明诗意
1、让学生边读诗句边看注释,试着讲讲两首诗的诗意,不懂之处做上记号。教师巡视指导。
2、同桌或小组交流,试着讲讲自己对诗句的理解,互相纠正不正确的地方。教师巡视指导。
四、品读诗句,想象画面悟诗情
第一首:《送元二使安西》
1、对作者王维你了解多少?用一句话介绍他(师自己要有所准备)。
2、交流对诗意的理解。
(1)指名说题目的意思,师简介:从诗题可以知道,这是一首送友人赴边之作。当时被送的这位朋友元二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
(2)一二两行诗句。
a、指名说诗句意思。
b、师:你从这两行诗句中的哪些词语看出,作者是在什么情境中送别朋友的?在这情境中送别朋友心情如何?
(送别的地点——渭城,时间、天气——朝雨,环境——客舍青、柳色新。朝雨湿尘,不湿路,友人扬鞭,不扬尘,舍青柳新景致虽好,但朋友征途万里送别思绪乃万千。)
c、指导学生朗读一二两行诗句。
(2)三四两行诗句
a、指名说诗句意思。
b、这两行诗句中,作者是围绕哪个词来写的?当时那“劝”的场面是怎样的呢,请想一想,说一说。
c、师反复引读这两行诗句:
①诗句中告诉我们,之所以“劝君更尽一杯酒”,是因为友人——(生)“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是呀,想到老朋友要经历万里征途跋涉的艰辛与寂寞,千头万绪不知从何说起,只能举杯相劝——生读……
③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依不舍,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举杯再劝——生读……
④老朋友今日出使安西,不知何日才能相逢,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举杯又劝——生读……
……
3、此时此刻,你体会到了什么?
(朋友间依依惜别,友情深厚等。)
4、配乐反复朗读整首诗(可用不同形式)。
我们品完了诗人王维诗中送给世人的这缕浓浓的友情之后,让我们到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再去寻找朋友之间分别时的依依之情。
第二首:《赋得古原草送别》新 课 标第  一 网
1、对作者白居易你了解多少?用一句话介绍他(师自己要有所准备)。
师简介《赋得古原草送别》是诗人白居易十六岁时写的,是一首应考的习作。按科场考试的规矩,凡指定限定的诗题,题目前应加“赋得”二字。《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诗前四句写"原上草",后四句写"古道送别"。据宋人尤袤《全唐诗话》记载:白居易十六岁时从江南到长安,带了诗文谒见当时的大名士顾况。顾况看了名字,开玩笑说:“长安米贵,居大不易。”但当翻开诗卷,读到这首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两句时,不禁连声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何难!”连诗坛老前辈也被折服了,可见此诗艺术造诣之高。
2、交流对诗意的理解。
(1)请学生说诗句意思。
(2)让学生再读全诗:请从诗中圈画出表现古原草生命力强的特点的词语?
a、生圈画,师巡视;圈画后交流。
b、让生反复自由读诗,在读中想象古原草茂盛的样子,读后请生说说看到的画面。
(3)请从诗中画出描写朋友相送的诗句。作者在送别朋友时,他眼中繁茂的草儿是如何满怀离别之情的呢?
(4)应用师生接读的形式(师读一句,生接读下一句),反复接读全诗。激活画面,体会诗情。
3、此时此刻,你体会到了什么?
4、配乐朗读整首诗,读本课学得两首诗。
五、课后练习
1、背诵本课学习的两首古诗。
2、写一段话。展开合理的想象,把《送元二使安西》中那“劝君”的场面写下来。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地址列表 121097 帮助
本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不用注册!点击顶部的教材,可以浏览相应教材的最新资源.点击上面"进入下载地址列表"链接,进入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本站课件、试题、教案等免费下载。大多是rar压缩包,解压缩后是ppt、doc、swf、exe等
中“语文S版 小学六年级 下学期|第二学期|下册 2013年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中“2013年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中“小学六年级 2013年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中“2013年S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上一篇:2013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下一篇: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进度表
[收藏]   [推荐给好友]   [挑错]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新课标第一网 CopyRight 2005-2012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站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