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收藏本站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logo
  主页 | 小学英语 | 小学数学 | 小学语文 | 小学其他 | 小学美术|小学科学|小学思品
按教材浏览: 北京版 北师大版 部编版 鄂教版 各版通用 沪教版 冀教版 教科版 鲁教版 苏教版 西师大版 新课标人教版 语文A版 语文S版 语文版 浙教版
最新资源
2024年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反思全册
2022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全册
2021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小结
2021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知识小结
2021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核心考点
相关分类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当前位置:主页>小学语文>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2017年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详细

2017年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名称 2017年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类型 教案|教学设计
学科 语文
大小 46 KB
格式 doc
年级 小学二年级
教材 冀教版
上传 admin 审核 admin
时间 2017-09-03 18:37
点击
评价 ☆☆☆☆☆
1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能准确有感情地朗读诗句,背诵两首诗。正确认读本课“炉、紫、烟、遥、川、尺、银、径、斜、枫、霜”等十一个生字,会写“诗、前、川、尺、寒、处、爱、晚”等八个生字。理解诗句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
2.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感情。展开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和个别字的意思。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李白和杜牧。
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教学重点】
本课是两首诗,有些字的意思学生不易理解,教师要适时点拨,如“生”不是生成的意思,而是“升腾”的意思,还有“川”、“疑”、“坐”、“于”等。
【教学难点】
二年级学生很难把握读诗的语气,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多范读、引领学生通过读感悟诗的情感。
    【教学素材】
1.李白个人资料。
2.杜牧个人资料。
3.李白和杜牧的部分作品。
4.有关庐山瀑布介绍。
5.山行朗诵录音。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流程】
 望庐山瀑布          
第一课时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课时目标
1.会认“炉、紫、烟、遥、川、尺、银”7个字,会写“诗、前、川、尺”4个字。
新 课  标第  一 网
2.能借助课件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学过许多首李白的诗,谁能背?注意每人背一首不要重复别人背过的诗。
  (《静夜诗》《赠汪伦》《早发白帝城》《望天门山》《独坐敬亭山》等。)
  2.大家背得都很熟,今天我们再学一首李白的诗。(板书:望庐山瀑布)生齐读题目。
(设计意图:教学新诗不直接揭示课题,让学生先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这样做大有益处: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学生在情致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学习新诗,效果就不一样。)
3.谁来讲课题的意思?
http: //www .xkb1.com
  “望”是看的意思,题目是说看庐山的瀑布。
  4.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
   瀑布是从高山上直流下来的水,水流得很急,像倒下来似的,远远地看去像一块白布。
   5.一说到瀑布就想到高山,从高山陡峭的地方,水流倾泻下来,远看像一块白布垂挂山前。水很急地流下来,可以用“倾泻”这个词。
  6.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课件出示2)
   庐山在江西省,是个风景很美的地方,很多人都到那里去游览。
 (设计意图: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自己领悟题意:先解字,弄清“望”的含义,弄清全题的意思;再释词,弄清瀑布是什么,而且就“瀑布”正字正音;最后明确庐山的地理特点。这样解题,由字及词及地,序次井然;同时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瀑布”引出“垂挂”“倾泻”,与高山挂起钩来,不仅使学生觉得具体可感,还为下面讲析诗歌作了铺垫,收一举数得之效。)
二、初读识字
1.师范读古诗。(课件出示3)
生自读。指名读,正音。齐读。
  2.识字。(课件出示4)出示生字卡片“炉”、“紫”、“烟”、“遥”、“川”、“尺”、“银”。说说在读书中你记住了哪个字。指名读,领读。同桌赛读。
3.识记。从音、形、义比较庐——炉,生讨论记“炉”、“紫”、“烟”、“遥”、“川”、“尺”、“银”。
4.巩固生字。开火车读,男女生接龙读,齐读。
三、生字书写
教师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四线三格中的位置。练习书写生字。
注意指导学生的方法和习惯。(课件出示4 “诗”、前”、“川”、 “尺”
1. “前”是上下结构的字,上部所占比例要小于下部。
2. “诗”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要写得窄一些,右边宽一些。
3. 学生练写生字。可以配上音乐。
四、朗读感悟
  1.欣赏课文插图。(课件出示5)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图中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景色?
  2.创设情景初读。(课件出示6)画中人李白是我国唐代诗人,人称“诗仙”。他游览过祖国许多山山水水,留下许多著名诗篇,《望庐山瀑布》就是其中之一。究竟庐山什么美景打动了李白呢,请自由读读本诗想一想。(生自读)指名说古诗主要写了什么景色之美?(瀑布)
  3.感悟诗意。是呀,李白看到的瀑布不是一般的美啊,我们齐读一遍。(生齐读)在读书过程中你读懂了哪一句呢,四人一组,和小伙伴说说。(生小组交流)指名交流。你们再共同议论一下,看谁不能理解诗的意思。有什么问题提出来。
  (学生分四人小组议论。)
  “银河”实际上是许许多多的恒星,民间传说是天上的一条大河。
  “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层,九天指天的最高层。
  (设计意图:出示课件,展示全诗,省时省力,又便于读便于议;组织学生读和议时,突出“银河”“九天”,便于老师肯定正确的认识,纠正错误的看法,使学生对诗句能有更深的理解,既体现了教学民主,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香炉”这里的香炉指的是香炉峰,这座山峰的样子像香炉,所以叫香炉峰。你们懂得“日照香炉生紫烟”这句诗的意思吗? (课件出示7)
   这句话的意思是,太阳照在香炉峰上,峰顶云雾弥漫,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出一片紫色,好像燃起的紫烟缭绕着香炉峰。多么美丽的景色啊!你们再仔细体会一下这句话的意思,想象一下高高的香炉峰是多么漂亮。谁能讲讲这首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是太阳照在山峰上,峰顶云雾弥漫,阳光透过蒙蒙的水气,好像燃起了紫烟。(课件出示8)“遥看瀑布挂前川”,是远远地看去,瀑布挂在山的前边。(课件出示9)“飞流直下三千尺”,是水从三千尺高的山峰上很急地流下来。(课件出示10)“疑是银河落九天”,以为是银河从高天上落下来了。(板书: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川”是河的意思,应该说是挂在山前的河面上。
  “三千尺”不一定是个准确的数字,主要是突出山势很高。是不是可以说成水从很高的山峰上急流下来?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后两句诗的大胆想象和极度夸张。并告诉学生,这是李白诗歌的特点。
(设计意图:由学生对香炉的疑问带出“日照香炉生紫烟”的诗句,理解它是一个难点。在学生没有举手的情况下,我作了描述性的解释,启发学生体会意思,想象美景,进而让学生讲解全诗,还就“川”和“三千尺”作了辨识,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诗的意境了。这样教学体现由扶到放的原则──扶,扶在难点上;放,放在自读自悟和讨论上,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水平。)
点名读。读的时候要读出夸张的语气。
4.感悟诗境。(课件出示11)播放课件,欣赏瀑布景观。
5.指导朗读。
师范读,讲解古诗朗读要领。
    ‚指名读,领会古诗蕴含的感情。
    ƒ小老师领读,看看谁最棒!
6.回归全诗,深化诵读,指导背诵。诵读时可以引导学生想象着自己就是诗人,就站在气势雄伟的庐山瀑布前,想象背诵。
五、课外延伸
  我们今天又学习了李白的一首古诗,课后把这首诗抄在你们的妙词佳句本上。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课外作业新设计
 
一、读一读,连一连。
zǐ yān   pù bù    yín hé   shí jìng    shuāng yè   feng lin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瀑布      霜叶      紫烟      枫林        银河      石径  
二、根据拼音写出下列词语。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dào chù       qián miàn       shān chuān       ài  xīn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chǐ zi         gù  shi         wǎn shàng       hóng yú
 
 
三、辨字组词。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首(    )川(    ) 古(    )千(    )
自(    )州(    ) 舌(    )干(    )
答案:
一、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zǐ yān   pù bù    yín hé   shí jìng    shuāng yè   fēng lín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瀑布      霜叶      紫烟      枫林        银河      石径  
 
二、到处 前面 山川 爱心 尺子 故事 晚上 红于
三、首先 自己 山川 神州 古代 舌头 千万 干活
板书:
1 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
诗 前 川 尺
山  行
第二课时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
 

课时目标
 1.认识“径、斜、枫、霜”等4个字,会写“寒、处、爱、晚”等4个字,理解 “寒山”、“坐”、“于”等重点词语的意思。
  2.读懂《山行》,用自己的话语说说古诗的意思。
3.感受古诗所描绘的景色,体会诗人的感情,背诵古诗。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教学过程
一、背古诗,激兴趣。
   1.你喜欢读古诗,背古诗吗?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用最凝练、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诗一般的境界。四季皆入诗,四季皆入画,你能从你了解的古诗中找出描写四季的诗来背一背吗?
(师根据学生背诵情况及时鼓励,激发学生背诵的兴趣)
   2.(多媒体出示:连绵的群山,满山火红的枫叶)同学们,说说你看到的景象。(课件出示13)
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千古名句。(板书:山行)(课件出示14)
(屏幕画面出示一首正楷的《山行》,把学生带入了如梦如诗的境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山行》,从诗中去领略一番秋天山林的美景。
二、读诗题,知诗人
1.出示《山行》。(板书:山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读读课题,想一想题目是什么意思?(在山间行走)
    2. 介绍作者杜牧:唐朝晚期著名诗人,和杜甫合称大小杜。(让学生交流,教师适当补充)
     杜牧在山间行走,会看到些什么呢?让我们赶快来读读诗吧。
三、初读诗,读通顺。
    1.师范读。
    2.指名读,结合读指导读准节奏,读准字音。
3.说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并板书到黑板上。
4.结合画面,讨论交流疑难字词。
四、精读诗,体意境。
这一环节主要通过角色转换——孩子成为诗人,完成情感体验。
你知道这是什么季节吗?
诗中哪些地方告诉我们是深秋呢?
(“霜叶”“ 寒 ”“ 晚”表示季节)
1.创设情境:(课件出示15)深秋,天气已经很冷。远处山林中传来阵阵清脆悦耳的马铃声,那是诗人杜牧坐在马车上正慢慢走来……此时此刻,诗人看到些什么呢?
2.出示彩图,(课件出示16)观察:说说看到哪些景物?结合观察,引导认识景物,并感受景物特点。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课件出示17)
    “远上寒山”
   (一个“远上”再现了“山”的绵延起伏;一个“寒”传神地刻画了“山”的凄清寒冷,让人产生一种悲秋之情。)
   (1)引导观察:你看到的山是什么样子的?是一座吗?感情诵读“远上寒山”,体会“山”之连绵起伏。
   (2)(课件出示18)阵阵秋风裹挟着片片黄叶向诗人吹来。此时,站在山坡上的诗人会有何感受?从哪个字能读出诗人这种感受?感情诵读“远上寒山”之“寒”。
    “石径斜”
   (一个“斜”字把我们的思绪带到了飘逸的远山之中。)
   (1)诗人面前是一条石头铺就的小路。这是一条怎样的小路呢?借助简笔画理解“斜”字。
    感情诵读“石径斜”体会石径的弯弯曲曲。
  “白云生处有人家” (课件出示19)
(1)看图体会:有白云的地方是什么样子的?感情诵读体会“白云生处”的虚无飘渺。
   (2)看图体会:人家在什么地方?感情诵读“白云生处有人家”,感受虚实结合的诗意画面。
(3)感情诵读一句,加深体会。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课件出示20)
   (1)过渡:诗人坐在马车上,忽然叫道:“停!停!停!”这是因为什么呢?
   (2)生先自由读2句说说原因。结合孩子的说,引导感悟:
   “枫林晚”
(1)看图想象:夕阳照耀在枫林上,是怎样的景象?感情诵读体会
(2)理解“坐”字,想象此时诗人看到此景会怎样说?
(3)你感受到作者的心情如何?
    “霜叶红于二月花”
   (1)(课件出示21)生看图说说枫叶是什么样子的,想象二月开的红花是什么样子的?
   (2)感情诵读体会霜叶之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以致作为名句千古流传。)
五、用心读,会背诵
1.想象着诗歌意境,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2.指名朗读。
3.(课件出示22)听录音朗诵后再次练习美读古诗,体会情感。
4.现在你就是诗人,请你来到画面前高声吟诵。
5.学生展示,让学生独立背诵古诗。
六、学生字,写生字
1. 出示生字:学生认读。(课件出示23)
2. 观察字形,说说怎样识记和书写。
3. 教师示范,提示重点笔画。提醒学生注意:“晚”是左右结构的字,左边要写得窄一些,右边宽一些。“处”是半包围结构,里面的卜要小一些。
4. 学生练习。
5. 小组展示,欣赏评价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课外作业新设计
 
一、填空:
(1)“尺”字用音序查字,查( )字母,用部首查字查( )部。
(2)“晚”用音序查字,查( )字母,用部首查字查( )部。除部首外
有( )画。这个字的第一笔是( )。
二、我会解释加点的字:
生紫烟(    )遥看(     )  
挂前川(    )(     )
石径斜(    )坐爱(     )(     )
三、填空。
1.《望庐山瀑布》是(   )代诗人(     )的作品。诗人是站在(     )处观看瀑布的,从诗中的一个字(     )可以看出来。
2. 《山行》是(   )代诗人(     )的作品。作者描写的是(   )季时枫林景色,这从诗中的(     )可以看出来。诗中写远景的两句是:(                          )。
参考答案:
一、(1)C   尸(2)W   日   7画
二、生:飘浮 遥:远处 挂:悬挂  径:小路  坐:因为  爱:喜爱
三、1.唐  李白  远  遥  2.唐  杜牧  深秋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板书设计:
1古诗二首
山  行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教学反思】
  《望庐山瀑布》教学反思
1.这首古诗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通过“读—理解—读—诵”这4个步骤学习课文。在第一个读中,学生做的很好,很快的解决了生字,还给生字找了一些课外的朋友。而在理解这一过程,也是本课教学的最难的部分,学生虽然可以用给字组词,通过借助课文插图理解了诗意,但很难体会到作者李白想表达的那种对庐山瀑布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为什么会这样,我个人分析了一下原因:部分学生没有见过瀑布,部分学生见过却没有仔细观察体会过,学生想象的能力有些弱。学生没有很好的体会到这种感情,只是知道作者想要表达这种感情,所以后面的有感情朗读也是比较失败的,而最后的诵,在朗诵方面也是失败的,而背诵是十分成功的,因为有部分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会背了。
2.我想这次教学中,能够使用多媒体课件,在引出课题之前让学生观看瀑布的飞流直下的视频,听听瀑布所发出的巨响,在学生对瀑布的雄伟气势有所体会的基础上再进行课文教学,效果会更好。
《山行》教学反思
1.读一读,说一说,整体感知诗意: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研读古诗,让他们在自读自悟,相交切磋,合作交流中读准字音,读通古诗,初步感知大意。在检查初读情况时,可让学生争当小老师给大家正音,既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又可让他们在成功的体验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2.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切忌逐行分析诗意。此时可适时地张贴文中插图,并问“图中画的是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其实诗意就蕴含在这一声声的话语中。
3.读一读,听一听,感知古诗韵律:
  优美的古诗是我国遗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每一首古诗都有一定的韵律节拍。只有按其韵律节拍朗读,才能在读中再现意境,体验情趣。但对于刚学习古诗的小学生并不懂这些。因而在教学中可借助录音范读,让学生从听中感悟,从模仿练读中得到自悟。以学生自己的看法来朗读,富有具性地朗读,比如:你喜欢这首诗的哪一行呢?把它读给大家听听,也分享一下你的快乐,好吗?这时学生兴趣盎然,十分活跃。
同课异构
1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
望庐山瀑布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
     这是一个描绘祖国壮丽山河,抒发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表现乐观主义为主体内容的古诗板块。这节课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50岁时隐居庐山望见庐山瀑布时有感而发所作的一首诗。诗中由近到远的顺序,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观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简洁,用词精当。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仅用了28个字就将一幅有山、有水、有声、有色,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展现世人眼前。 我采用“谈话激趣——感受美景——古诗欣赏”的方法进行教学。上课开始,我会出示庐山和瀑布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庐山,去感受瀑布的雄伟。也为之后学生展开想象做铺垫,更好地理解诗歌含义。同时我会配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让学生融入诗境。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瀑布是自然界中一种壮观的景象,你们想欣赏吗?今天,我们就同李白一起去欣赏庐山的瀑布。
二、感受美景
  1.各位,我们的行程开始了,现在我们来到江西庐山,观看香炉峰顶流下的瀑布,看完谈谈你的印象。
  2.放视频,学生观看。
3.学生各抒己见:你感受到的庐山瀑布什么样?
生:水流很有气势
生:我觉得在阳光的照耀下,瀑布水面泛着银光点点,太壮观了。
4.面对如此美景,李白情不自禁吟诵起“日照香炉生紫烟……”
5.诗中描绘的景美吗?你也打开书来自由读几次吧!(个别读、齐读、指名读)
  (大部分学生从没看见过瀑布,播放瀑布的录像,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发表见解、阅读古诗的兴趣。)
三、古诗赏析
1.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法自学古诗。师巡视,随时帮助有问题的学生。
2.在自学基础上进行小组合作,在合作中取长补短。
(一)全班交流,理解诗意。
1.交流对诗题的理解。重在指导学生对“望”字的理解:不只是看,而是从远处看。
2.交流对第一行诗的理解。
(1)指名说说诗句中关键字的意思。
 日:太阳   照:照耀  (如果不这么细致地去分析,孩子们很可能把日和照当成“日照”这个城市来对待。)香炉:香炉峰,庐山上的一座山峰;生:飘浮紫烟:紫色的烟雾
(2)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太阳光照耀下的香炉峰上飘浮着紫色的烟雾。
(3)由“紫色的烟雾”让学生想象一下,李白遥望香炉峰的时间(早晨)
(4)指导学生进行初步的感情朗读:明白意思后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5)抓“生”字感受作者用词之妙,从而指导学生更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这句诗中有一个字用得特别妙,睁大眼睛找一找,看它藏在哪里啦?
生: “生”字用的妙。
生: 一个“生”字写出了云烟飘浮的动态之美,让我们产生了无尽的遐想,仿佛看到了紫烟那飘飘悠悠、缠缠绕绕、娉娉婷婷,袅袅升腾的样子。
3.交流对第二句诗的理解。
方法与步骤同第一句。再指导学生进一步有感情读诗句时,要引导学生品味“挂”字的妙用,知道一个“挂”字化动为静,写出了瀑布在遥看中的状态,想像到此时展现在诗人眼前的简直就是一幅巨大美妙绝伦的山水画。如果学生能品出这种味道来,他们就一定能够读好这句诗。
4.交流对第三四句诗的理解。
理解这两句诗,先理解 “疑”字的意思,然后理解诗句的意思。诗意理解后要抓“飞流直下”与“落”感受瀑布的磅礴气势,指导学生读出这种气势。
5.每句诗的意思理解完后,要回归整体,让学生把整首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二)想象意境,感悟诗情。
方法:
(1)师描述意境,生闭目静听默想,用心去感受诗句所描绘的意境之美。
早晨,一轮红日冉冉升起,红日照耀下的香炉峰上,紫色的云雾轻轻浮动,围绕着香炉峰缠缠绕绕、飘飘悠悠、袅袅娉娉,缓缓升腾。远远望去,那从天而降的瀑布仿佛是一条大河挂在了悬崖绝壁之上。来到瀑布跟前,看那瀑布飞流直下,撞击在绝壁上突起的岩石上,溅起了无数的水花,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响。我出神地看着,听着,恍恍惚惚间,我似乎觉得,这该不会是那银河里的水从九天之上直落了下来吧,要不,怎么会如此磅礴,这般壮观?
(2)学生在想像意境的基础上再次朗读这首诗,在反复朗读中不断与想像中的意境融合,最终达到诗与意境成为一个完美整体之目的。
(三)体会诗人的写作特点.
奇特的想象,比喻;出神入化的夸张。
四、识记、书写
  1.认读要求会写的字:诗、前、川、尺。
  2.记忆生字。
  按结构记字。
独体字:尺
左右结构的字:诗
  3.指导书写。
  让学生观察字帖里的字,然后描红写。
  重点指导书写“流”。
五、读、背古诗
1.同桌互助,练习朗读古诗。
2.应该用什么语气去读古诗?
生:读的时候应读出诗人惊奇、赞叹的语气。
生:从诗中我感受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
小结:我们虽然没有去过庐山,但是通过大诗人李白这么一写,我们仿佛亲临其境,此时的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呢?祖国山河的景色多么壮丽啊!
  3.指名读,评议。
  4.齐读古诗。
  5.看录像练习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山行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创新教案
教学设想:
古诗是一种美的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它必须建立在每个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上,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古诗文化博大精深,贵在积累,教给学生一些古诗学习的基本方法,使他们能在课外迁移运用,在更广泛的学习天地中,丰富自身的文化积淀。
杜牧的《山行》是一首明丽、充满生气的秋景诗。作者以丰富的想象,生动的描写,凝炼的语言使这首诗的意境之美跃然纸上。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感情,欣赏意境,并体会作者的情感。各种形式的朗读是学习古诗的好方法。
教学过程:
一、古诗激趣
   1.学生交流古诗,背诵古诗。
  2.回忆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1)理解课题,认识作者(2)解释词语,说说诗意(3)联系实际,发挥想象(4)感情朗读,体会诗境
二、揭示课题
  1.认真读诗,想一想哪些你能读懂了?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交流。
  (1)山行:在山路上行走。
  (2)作者:杜牧(唐)学生用课外知识交流对杜牧的认识,加深记忆,更方便的理解诗意。
三、品读诗句
  (一)诗画结合,品读一、二句。
1.(出示图片)
秋天的景色多美呀!看在这幅图片中,你知道诗人在那儿看到了哪些景色?
生:山、小路。
生:还有白云、人家。
(学生反复读诗句。(指名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齐读。))
2.理解“寒山”。
 (1)师:小朋友们,在第一句里有一座座什么样的山呢?
生:寒山。
   出示图片,春天的山和秋天的山。
 (2)了解“寒山”就是指深秋时候的山。
3.(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我们再一起来看看这幅图片,“石头铺成的小路弯弯曲曲,远远伸向已是深秋时节的山头。山上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可以看见几户人家。”谁能用诗句来说一说呢?
生: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二)品读三、四句。
1.(出示图片)
师:说得太好了,你们都是小诗人。我也来给小朋友们背一首诗:“不是蝴蝶,不是小鸟,是红叶舞,黄叶飘,像秋姑娘发来的电报,告诉我们秋天已经来到。”诶,这描写的是什么景物呢?
生:枫叶。
生:红色的枫叶。
2.学生反复读诗句。
师:确实很美,诗人杜牧也留恋这傍晚时分的美景,而停下车来欣赏。(出示图片)谁来读一读?
  (1) 自由读。
  (2)指名读。
  (3)小组赛读。
  (4)齐读。
3.(出示图片)
师:小朋友们读得真好,老师带来满山的枫叶来奖励大家!你们觉得这个枫叶的颜色怎么样呢?
生:很红。(板书:红)
4.理解“坐”、“于”。(出示图片)
  诗人停下车是 喜爱傍晚枫林的景色,
  经过霜打的枫树叶, 早春二月花还红。
  了解“坐”是“因为”;“于”是“比”。
5.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古诗的诗意。
(自己说、同桌说、指名说)
生: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顶,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户人家。停下来欣赏这枫林景色,那火红的枫叶比江南二月的花还要红。
6.交流:
师:同学们认真朗读,体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情?
生:体会到诗人对秋天的热爱。
生:体会到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留恋之情。
总结:“霜叶红于二月花”是啊,从一个“红于”中我们分明能感受到诗人对枫叶那份浓浓的喜爱之情。
7.美读古诗,练习背诵。
形式多样,体会情感。   
 
   教学资料
www.xkb1.com              新课标第一网不用注册,免费下载!备课资料
1.李白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朝著名诗人,有“诗仙”之称。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有《李太白集》传世。
李白一生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流传至今的有九百多首,主要有《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静夜思》等,有《李太白集》。他的诗歌创作涉及的中国古典诗歌的题材非常广泛,而且在不少题材上都有名作出现。他所钟好的体裁主要是古体诗,包括古风和乐府诗,但他在近体诗体裁如律诗、绝句中往往也有绝唱留存。在唐代尚未普及的词,有两首被认为是李白的作品,即被南宋人黄升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的《菩萨蛮》与《忆秦娥》。也有少数人怀疑它们不是李白所作。
2.杜牧简介
w    W w .X  k b 1.c
杜牧(公元803-约853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号称杜紫薇。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晚唐诗人。晚唐时期.唐代文学家,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阿(ē)房宫赋》亦颇有名。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
杜牧的诗现存二百多首,众体兼备,内容丰富,情调豪放爽朗,风格清新俊逸。他的近体诗,历来受到人们的推崇,尤其七言绝句更是名篇迭出,脍炙人口,如《过华清宫绝句》、《赤壁》《题乌江亭》、《泊秦淮》、《江南春》、《寄扬州韩绰判官》、《山行》、《秋夕》等,历代传诵,家喻户晓。他的七律《早雁》、《河湟》、《润州二首》、《题宜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时牧欲赴官归京》、《九日齐山登高》、《登九峰楼寄张祜》等篇也为人称道。至于他的五绝、五律、五言排律,亦不乏佳什,如《长安秋望》、《秋晚早发新定》、《题扬州禅智寺》、《华清宫三十韵》、《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等便是这些诗体的代表作。他的古体诗写得也很好,尤其是五言古诗写得非常出色,叙事议论,精采感人,如《杜秋娘诗》、《张好好诗》、《郡斋独酌》、《感怀诗》等。
庐山瀑布
3.庐山简介
庐山,是我国享誉古今中外的名山,雄踞于江西省北部,紧靠九江市区南端。可谓一山飞峙,斜落而俯视着万里长江,正濒而侧影着千顷阔湖,山青水秀景色泛胜。由长江、庐山、鄱阳湖相夹地带,才会形成襟江带湖、江环湖绕,山光水色、岚影波茫之景象。故古人云:“峨峨匡庐山,渺渺江湖间”,形容恰到好处。也正因是如此,庐山才不愧为一幅充满魅力的天然山水画卷。
庐山是一座崛起于平地的巍巍峨峨的孤立形山系。它经过漫长复杂的地质运动:早在震旦纪就在浅海底开始沉积,经过“吕梁运动”慢慢升高露出水面受到锉磨,后下沉淹没汪洋海水继得洗礼,直至白垩纪时发生“燕山运动”,掀起“褶皱”波涛重新露出水面,断块续升,定型山的骨架,又经长期积雪覆盖,到四世纪末地球变暖,再经更强烈的冰川剥蚀,因而造就了崔嵬孤突,峥嵘潇洒,雄俊诡异,刻切剧烈。
庐山地形走向,东西伸张,南北收缩,像片枇杷树叶。东临高垄,西接赛阳,南濒黄龙山麓,北靠莲花。其长约29公里,宽约15公里,周围面积达到300平方公里。由于庐山所处在亚热带地方,土质潮湿肥沃,气候湿润,有利各种植物发育。因此,在这广袤的300平方公里土地中,生长植物3000多种。概括说来,山上山下植物分布有亚热带竹林,有热带常绿阔叶林,有温带落叶阔叶林,有寒带针叶林,以及一般灌木林、混交林,同时夹杂野花野草。形成竹木茂盛,花草芬芳,郁郁葱葱,好个植物荟萃之所以成为胜地,也与植被的功绩分不开。如此茂林修竹,不愧为幽雅翠境。
庐山气候温适,夏天凉爽,冬天也不太冷,这是庐山又一优越条件。节令特色:春迟、夏短、秋早、冬长。庐山气温,根据历年记载:最高只32摄氏度,最低在-16.8摄氏度,全年平均为15摄氏度,可见庐山气温适度。一至于四季,按季节平均计算差异也较正常:春季是11.5摄氏度,夏季为22.6摄氏度,秋季则为17.4摄氏度,冬季常在1摄氏度左右。庐山顶端因处高空地带,加上江环湖绕,湿润气流在前进中受到山地阻挡,易于兴云作雨。所以,庐山雨量丰沛,全年平均降雨量1917毫米,年平均有雨日达168天。庐山云雾较多,全年平均有雾日达192天。更奇异的是庐山云雾常年此出彼没和变化莫测,给庐山增添了妙景。庐山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在雨量丰沛条件下,有多达90多座峰岭的庐山,因地壳运动和冰川剥蚀的巧琢,有的峰岭夹峙峡谷自然形成陡壁深壑,峭崖渊涧,构成众多的瀑床,加上水源四季不断,形成数量众多景观壮美的瀑布,此为庐山一奇。可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庐山瀑布位于江西省九江市的庐山,是由三叠泉瀑布、开先瀑布、石门涧瀑布、黄龙潭和秀峰瀑布、王家坡双瀑和玉帘泉瀑布等组成的庐山瀑布群。被誉为中国最秀丽的十大瀑布之一。
4.瀑布的形成
    瀑布,地质学上叫作跌水,是由地球内力和外力作用而形成的。如断层、凹陷等地质构造运动和火山喷发等造成地表变化,流动的河水突然地、近于垂直地跌落,这样的地区就构成了瀑布。瀑布表明河流的重大中断。这种瀑布主要是以内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的。另一种由流水的侵蚀和溶蚀等外力作用为主导因素而形成,如河床岩石软硬不一,较松软的岩石易被流水侵蚀掉,从而形成高低差异很大的地势差别成为瀑布。此外,冰川对岩石的刨蚀也可造成瀑布。
  在河流的时段内,瀑布是一种暂时性的特征,它最终会消失。侵蚀作用的速度取决于特定瀑布的高度、流量、有关岩石的类型与构造,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在一些情况下,瀑布的位置因悬崖或陡坎被水流冲刷而向上游方向消退;而在另一些情况下,这种侵蚀作用又倾向于向下深切,并斜切包含有瀑布的整个河段。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因素的任何一个或两个在起作用,河流不可避免的趋势是消灭任何可能形成的瀑布。
X k  B 1 . c o m
  河流的能量最终将建造起一个相对平滑的、凹面向上的纵剖面。甚至当作为河流侵蚀工具的碎石不存在的情况下,可用于瀑布基底侵蚀的能量也是很大的。与任何大小的瀑布相关、也与流量和高度相关的特征性特点之一,就是跌水潭的存在,它是在跌水的下方,在河槽中掘蚀出的盆地。在某些情况下,跌水潭的深度可能近似于造成瀑布的陡崖高度。跌水潭最终造成陡崖坡面的坍塌和瀑布后退。
  造成跌水的悬崖在水流的强力冲击下将不断地坍塌,使得瀑布向上游方向后退并降低高度,最终导致瀑布消失。
构成瀑布的三要素为:落差、宽度和水量,人们对于大瀑布的排列名次常有分歧,主要是因为测量方面的原因,或是单独强调了某一因素的结果。不过,有着雄伟气势的瀑布,是不会跟人们计较这些的,不管它们排行老几,站在它们面前,被震撼的还是我们自己。
5.世界三大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位于加拿大与美国的交界处的尼亚加拉河上,河中的高特岛把瀑布分隔成两部分,较大的部分是霍斯舒瀑布,靠近加拿大一侧,高56米,长约670米,较小的为亚美利加瀑布,接邻美国一侧,高58米,宽320米。尼亚加拉瀑布及由它冲出来的尼亚加拉峡谷的形成有着特殊的地质条件,其中页岩的不断被水流冲刷,使得瀑布在1842年至1905年间平均每年向上游方向移动170厘米。美加两国政府为保护瀑布,曾耗巨资修建了一些控制工程,使瀑布对岩石的侵蚀有所减小。
维多利亚瀑布
  维多利亚瀑布位于非洲赞比西河的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接壤处。瀑布宽1700余米,最高处108米,宽度和高度比尼亚加拉瀑布大一倍。年平均流量约934立方米/秒。赞比西河抵瀑布之前,舒缓地流动,而瀑布落下时声如雷鸣,当地居民称之为“莫西奥图尼亚”(意即“霹雳之雾”)。维多利亚瀑布的水泻入一个峡谷,峡谷宽度从25米至75米不等。
伊瓜苏瀑布
伊瓜苏瀑布位于阿根廷和巴西边界上的伊瓜苏河。这是一个马蹄形瀑布,高82米,宽4千米,是尼亚加拉瀑布宽度的4倍,比维多利亚瀑布还要宽很多。悬崖边缘有许多树木丛生的岩石岛屿,使伊瓜苏河由此跌落时分作约275股急流或泻瀑,高度60至82米不等。11月至3月的雨季中,瀑布最大流量可达12750立方米/秒,年平均约为1756立方米/秒。
新|课  | 标|第 | 一| 网
练习:
1.看拼音写句子。
quán chǎng guān zhòng dōu wèi shān yáng hè cǎi.
(                                          )
bàng wǎn wǒ hé yé ye qù gōng yuán wán.
(                                          )
2.比一比,组成词语写下来。
情(    )借(    )李(    )遥(    )戏(    )
精(    )错(    )季(    )摇(    )找(    )
3.选择加点字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w   W  w .x K b  1.c o M
直:( )
(1)成直线的,跟“曲”相对 (2)跟地面垂直的,跟“横”相对 (3)从上到下的,从前到后的,跟“横” (4)挺直,使笔直 (5)公正的,正义的 (6)直爽,直截 (7)一个劲儿,不断地。
    疑:( )(1)不相信 (2)难于解难于断定的 (3)猜忌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诗后问题。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这首诗的作者是          ,这是一首         诗(填诗体名称)。
(2)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5.阅读古诗,回答下面问题。
杜牧《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解释下列词语
  ①远上: ②寒山: ③石径: ④斜: ⑤白云生处: ⑥爱: ⑦枫林晚: ⑧霜叶: ⑨二月花:
  (2)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3)诗人笔下的深秋季节的山林景色图,还写了哪些景物?你觉得怎样?
答案:
1.全场观众都为山羊喝彩。
傍晚我和爷爷去公园玩。
2.情(友情)借(借钱 )李( 李子 )遥( 遥远 )戏( 游戏 )
精(精心) 错(错误 ) 季( 季节 )摇( 摇头 )找( 寻找 )
3. (4)    (2)
4.(1)    李白  绝句(七言绝句)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    
(2)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表现作者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意近即可)
5. (1)①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②寒山:深秋季节,天气渐冷,山上草木枯黄,给人一种凉意,故称寒山。
  ③石径:石头小路。
  ④斜:这里有曲折不直的意思。
  ⑤白云生处:指飘浮着白云的地方。
  ⑥爱:真爱,留恋的意思。
  ⑦枫林晚:傍晚时候的枫树林。
  ⑧霜叶:指被秋霜打过的枫叶。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    
  ⑨二月花:春天的花。
(2)《山行》描写的是深秋季节的景色,诗中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诗人写的是枫叶红的季节,枫叶红的季节是秋季。
(3)诗人笔下除了写枫林外,还写了寒山、石径、白云,这四样构成了一幅秋色图,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
 
 
 
 
新课标第一网系列资料                      www.xkb1.com    
 
下载地址  ·进入下载地址列表 196978 帮助
本站所有资源永久免费下载,不用注册!点击顶部的教材,可以浏览相应教材的最新资源.点击上面"进入下载地址列表"链接,进入下载地址
下载说明 ☉本站课件、试题、教案等免费下载。大多是rar压缩包,解压缩后是ppt、doc、swf、exe等
中“冀教版 小学二年级 2017年新教材二年级上册|二上 2017年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教案|教学设计”
中“2017年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教案|教学设计”
中“小学二年级 2017年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中“2017年1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山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上一篇:2017年2水乡歌教案作业题及答案  
下一篇:新部编版2我是什么教案反思作业题及答案
[收藏]   [推荐给好友]   [挑错]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新课标第一网 CopyRight 2005-2012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站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