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搜索 | 收藏本站 | 网站地图 | RSS订阅|
logo
  主页 | 小学语文 | 小学数学 | 小学英语 | 小学其它 | 初中语文 | 初中数学 | 初中英语 | 初中物理 | 初中化学 | 初中政治 | 初中历史 | 教案 | 初中地理 | 初中生物 | 高中语文 | 高中数学 | 高中英语 | 高中物理 | 高中化学 | 高中政治 | 高中历史 | 高中地理
相关分类
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下册端午节的由来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西门豹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教学设计
当前位置:主页>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正文

1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


文章来源:刘锦权 文章作者:刘锦权 发布时间:2010-04-05 01:22 点击次数:字体: [ ]

    关键词:1   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
    内容简介:

1   古诗词三首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 2 个生字,会写 5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洞庭、江南”等词语。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独坐敬亭山》《望洞庭》。

3.指导学生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引导学生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诗句,背诵,积累语言。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句意,感受诗的意境。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导入新知

我们已经学过许多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优美诗歌了,你能背出几首吗?(自由背诗)好,今天我们再共同学习三首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板书课题:古诗词三首)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这三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多位学生读这三首古诗,在朗读指导上要特别强调读准字音,特别是生字的读音:亭(后鼻音)、谙(不要只读一半字音,读成“yīn”)。

三、理解诗意,体会感情,学法指导

1.激趣过渡:看到同学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很想读一读(教师范读,并且读出每一首诗词独特的情感)。要想将这些诗词读得更好,更有感情,我们还要了解诗意、体会诗歌蕴含的感情。

2.理解《独坐敬亭山》的诗意并体会诗歌蕴含的感情。

 (1)要想理解诗意,体会诗歌蕴含的感情,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学习?

学生自由交流:①结合诗下面的注释;②查字典;③抓重点字词体会情感;④联系诗人作诗时的情景以及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教师补充:还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和以往学过的有关课文,进行合理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2)请学生用自己总结的学习方法来学习这首《独坐敬亭山》,有了自己的见解或者不太懂的地方,再去学习小组里面讨论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3)集体交流。

第一、二句:

理解诗意:“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寂寥的长空有一片白云,却也不肯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厌弃诗人,远离他而去。

抓重点词语:“尽”“闲”二字给你什么感觉?能用一个词来表达吗?(悠闲、安静、凄冷、静寂……)明明在写景物的“动态”,却能够让我们从“动”中感受到“静”意。你在这样的山间久待,会有什么感觉?(孤独和寂寞)

带着这样的心境来读这两句诗。

过渡:鸟儿飞尽,孤云独闲,诗人是多么寂寞孤独啊,怎么办呢?他用什么来慰藉自己?我们用刚才学习第一、二句的方法来读第三、四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第三、四句:

理解诗意:“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鸟儿飞走了,云飘远了,诗人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山,而敬亭山似乎也一动不动地看着诗人。世上大概只有它还愿意和诗人做伴吧,真是难得的知己呀!

抓重点词语:“相”是互相的意思,联系诗句,谁和谁互相看?(敬亭山和诗人)“两”在这里又是指的哪两个?(敬亭山和诗人)这一个“相”,一个“两”让我们把谁和谁紧紧连在了一起?(敬亭山和诗人)此刻,你又有什么感受?(诗人和敬亭山惺惺相惜,是彼此唯一可以互相依靠的朋友了。)还从哪个词可以感受到这一点?(只有)

联系诗句体会。

 (4)有感情地朗读。

带着这样的情感来读这首诗,教师指导朗读。注意这首诗在朗读时语调要轻缓,节奏要缓慢。

过渡:诗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呢?难道他真的没有别的朋友了吗?要想进一步体会诗歌蕴含的感情,我们还要联系诗人的生平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指名交流诗人的生平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

进一步指导朗读。

 (5)教师激情鼓励,总结学习方法:同学们真会学习啊!学会了借助注释、查字典来理解诗意,抓住了重点的字词、联系上下诗句来体会诗歌蕴含的感情,还查阅了课外资料,借助诗人生平和时代背景来理解诗中蕴含的情感!这可是我们学习的万能钥匙啊!我们再用这把钥匙来打开另外两首诗的大门吧!

设计意图:从这首诗的教学过程来看,编者重在引导学生掌握一些学习方法,①?③是“教”的过程,④是“扶”的过程,其中特别强调抓住诗句的重点字词,联系诗句内容来体会诗情,这也是在引导学生品评语言,是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最后,利用教师激励表扬的语言来渗透这样一些好的学习方法,真可谓“润物细无声”。

3.用这样的学习方法,小组学习另外两首诗《望洞庭》《忆江南》,教师分层次指导。

4.小组交流汇报,教师重点提炼学生的学习方法。

设计意图:如果说前面以《独坐敬亭山》为例,进行“教”和“扶”的过程,那么这两首诗词就是“放”手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方法来学习了,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学习方法,也可以给学生发挥的空间,此外,教师也可以乘此机会分层次指导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做到查漏补缺。

课文小结:教材将这三首诗编在一起,一定有它的用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呢?了解了这个问题,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积累这些诗词。下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三首诗。

2.完成课后第二项作业,小组自由开展。


小学语文课件分类 小学语文教案分类 小学语文试题分类
小学一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三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六年级语文课件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
小学一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四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五年级语文试题 小学六年级语文试题
版权所有:新课标第一网 CopyRight 2005-2008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联系站长:邮箱